和父母一样★,习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。他担任领导干部后,每到一处工作,都会告诫亲朋好友★,★“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,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”。习和夫人为女儿取名明泽,就是希望她“清清白白做人,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★”。
岁月流转。从听母亲讲精忠报国故事的孩童,到梁家河乡亲们眼中★“吃苦耐劳的好后生”★,从福建人民口中的“百姓省长”★,到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奋力迈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领路人★,习始终牢记父母的教导★。
一张拍摄于1999年3月的照片记录下这个家风传承的故事
母亲齐心誊抄的《官箴》之句★,习铭记在心。他还曾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引用这则官箴★,谆谆告诫全党★“公生明,廉生威★”。
1972年冬,齐心和子女们。前排右起:齐桥桥★、齐心、习安安★。后排右起★:习、习远平。
习小时候常常和弟弟一起穿姐姐们穿过的衣服★、鞋子。不到十六岁,习离家赴陕北插队★,母亲齐心给他做了床褥子★,褥子上五颜六色的布块是她用家里的旧衣服裁剪后拼接成的。到正定工作,习仍在用这床褥子,他说★“我对它相当有感情”★。
习从父母身上汲取力量★,努力做一个纯粹的★、有益于人民的人。他曾连续12年资助一个贫困生圆★“读书梦★”,还先后8次看望、5次回信,给予这名学生支持鼓励。在宁德工作时,他“三进下党★”,拍板为乡里修公路、建水电站★。任后,他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直接驻到村里,“一对一”开展扶贫,引领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★。
在习走上领导岗位后★,母亲齐心专门开家庭会,要求其他子女不得在习工作的领域从事经商活动。2001年,因为工作忙碌★,习缺席了父亲88岁寿宴,这一年的春节也没回家陪伴父母。看到儿子全身心投入工作,齐心反而感到欣慰★。她对习说:“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,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★。★”
★“公款姓公,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;公权为民,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。”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后★,习将作风建设摆到“关系民心向背,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”的高度,以上率下★,激浊扬清。这些年,中央政治局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,习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★,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★。今年初★,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,习提出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,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。当下,党纪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,引导党员、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★、行动自觉★。
在家风的熏陶下★,习生活得十分简朴,穿衣吃饭概不讲究★。近年来,他多次就“舌尖上的浪费★”作出批示,要求开展“光盘行动”。2018年一次“到团组★”,习语重心长地说★,勤俭节约的习惯应该保留下去★,★“我家里到现在啊,盛在碗里的,一个饭粒都不能丢了”★。
1953年6月,习出生在一个十分注重家庭、家教、家风的革命家庭。他的母亲说,最使父母操心的就是子女的成长,“如果子女出了问题,那对父母来讲是推卸不了的责任★”★。
习念兹在兹,“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★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”。
习的母亲齐心曾完整誊抄了一则自明代流传至今的官箴:“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★,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;公不敢慢★,廉则吏不敢欺;公生明★,廉生威★。”
这则官箴最早出自明初学者曹端之口,后来明朝官员年富对其词句稍作改动。它的意思是:下属敬畏我,不在于我严厉而在于我廉洁★;百姓信服我★,不在于我有才干而在于我办事公正。公正则百姓不敢欺蒙★,廉洁则下属不敢轻慢。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★,做人廉洁才能树立威信★。
齐心重言传更重身教★,多年来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。工作单位离家远,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★,她从未考虑过利用丈夫的关系调换工作★。在身边工作了20年的张志功说★,齐心★“在生活上从不表现特殊★,在工作上也不甘于落后”★。